2025-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模式评估与发展规划建议报告

2025-03-29
- 【报告名称】:2025-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模式评估与发展规划建议报告
- 【报告编号】:35035
- 【出版单位】:慧研纵横研究网
- 【关键字】: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 发展规划
- 【出版日期】:2025-03-29
-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或EMS特快专递
- 【价格】:电子版:8900元 纸介版:8900元
- 【订购电话】: 400-0130-670
【声明】:
本报告为慧研纵横研究网近期重磅推出,为确保您所购买报告的准确以及真实性,请直接从官方网站(www.huiyanzh.com)购买,以获得完善的售后服务。
【报告简介】:
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促进低空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的基础工程和设施搭建。根据《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这些基础设施包括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系统等。物理基础设施包括低空飞行的起降平台、航空器的充电或换电设施、中转站、货物装卸区、乘客候机区、电池存储区等,以及通信、导航、监视和气象监测等信息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系统则是用于数字化管理低空飞行的系统。
目前,中国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速推进,但仍处于初期阶段。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在册通用机场已达475个,其中取得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的机场111个,通过通用机场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备案的机场(B类通用机场和仅供直升机起降的A类通用机场)364个。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数量较2023年同比增长26个,同比增长率5 8%;较2022年同比增长79个,同比增长率19 0%。然而,与低空经济的潜力相比,现有的基础设施仍然不足,部分地区的通用机场和起降点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5G-A、人工智能、卫星通信等先进技术正在被应用于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空中交通和空域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一些地区正在探索基于5G-A网络的低空智联网,为低空飞行器提供高速、稳定的通信服务。
2024年1月1日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范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生产、登记和空域划分,为低空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2024年3月27日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鼓励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考虑低空基础设施,利用现有航空设施建设多功能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并在新建项目和商业建筑中预留低空设施空间,同时根据通用航空业的特点制定机场建设标准。202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指出低空经济等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行业,且上限由该省份用于项目建设专项债券规模的25%提高至30%,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等项目提供了稳定且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随着人们对高效交通、多样化物流和个性化旅游的需求增加,低空经济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城市空中交通(UAM)、低空物流配送、空中旅游等领域的发展将对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提出更多需求。预计到2026年,中国的低空经济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随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无人机等技术的进步,以及通信、导航、监视技术的创新,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将不断升级和完善。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将实现飞行器与地面指挥系统的实时、高效通信,更精确的导航技术将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包括飞行器制造、运营服务、维修保养、专业培训等产业,都将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下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低空经济的繁荣。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低空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预计未来将出台更多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2025-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模式评估与发展规划建议报告》共十一章。首先对低空经济的总体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接着,报告深入探讨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随后报告集中讨论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四大关键组成部分:配套物理设施网、低空感知及通信网络、共享数字空域、数字化管服系统的建设状况,接着对比分析了不同重点区域的布局特点。在报告的后半部分,重点评估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投资模式,识别了可能影响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并对基础设施建设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报告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建议,旨在帮助行业参与者识别挑战、抓住机遇,并促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整体发展状况
1.1 低空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2 低空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1.3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综述
1.3.1 国际发展现状
1.3.2 国内市场规模
1.3.3 运行模式分析
1.3.4 重点区域发展
1.3.5 细分产业发展
1.4 低空经济产业面临的挑战
1.4.1 低空经济政策需完善
1.4.2 技术创新支持不足
1.4.3 基础设施不全不牢
1.4.4 产业领域需不断拓展
第二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2.1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定义与范围
2.2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特点与需求
2.3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2.3.1 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2.3.2 对社会服务的促进作用
2.3.3 对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
2.4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
2.5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分析
2.6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招标情况
第三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设配套物理设施网建设分析
3.1 设施网建设状况综合分析
3.1.1 设施网概述与功能定位
3.1.2 低空设施网建设现状
3.1.3 低空设施网未来发展与需求
3.2 通用机场
3.2.1 通用机场定义与分类
3.2.2 通用机场相关政策
3.2.3 在册通用机场数量
3.2.4 通用机场区域分布
3.2.5 通用机场分类分级
3.2.6 通用机场建设方向
3.3 起降点
3.3.1 起降点的定义与分类
3.3.2 起降点的选址与规划
3.3.3 起降点的运营管理
3.3.4 eVTOL起降平台分析
3.3.5 无人机起降平台研制
3.4 直升机停机坪
3.4.1 直升机停机坪的类型与特点
3.4.2 直升机停机坪的规划与设计
3.4.3 直升机停机坪的建设技术
3.4.4 直升机停机坪的运营管理
3.4.5 低空经济发展对停机坪建设的需求
第四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感知及通信网络建设状况分析
4.1 空联网建设状况综合分析
4.1.1 空联网概述与技术架构
4.1.2 空联网建设现状
4.1.3 空联网未来发展与需求
4.2 导航技术
4.2.1 主要导航设施
4.2.2 技术类别分析
4.2.3 关键技术发展
4.2.4 相关企业布局
4.3 通信技术
4.3.1 主要通信设施
4.3.2 技术类别分析
4.3.3 关键技术发展
4.3.4 相关企业布局
4.4 监视技术
4.4.1 主要监视设施
4.4.2 技术类别分析
4.4.3 关键技术发展
4.4.4 相关企业布局
4.5 气象数据
4.5.1 地面气象站分析
4.5.2 气象雷达分析
4.5.3 气象监测需求分析
4.5.4 气象数据采集与处理
4.5.5 气象风险评估与预警
第五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共享数字空域建设状况
5.1 航路网建设状况综合分析
5.1.1 航路网概述与规划原则
5.1.2 航路网建设现状
5.1.3 航路网未来发展与需求
5.2 空域航路
5.2.1 空域航路基本概念
5.2.2 空域航路需求分析
5.2.3 空域航路规划原则
5.2.4 空域航路管理策略
5.3 3D数字地图
5.3.1 3D数字地图技术基础
5.3.2 3D数字地图模型构建
5.3.3 3D数字地图功能设计
5.3.4 3D数字地图应用场景
5.4 城市信息模型(CIM)
5.4.1 城市CIM组成要素
5.4.2 城市CIM应用场景
5.4.3 城市CIM关键技术
5.4.4 城市CIM建设方案
第六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数字化管服系统建设状况
6.1 服务网建设状况综合分析
6.1.1 服务网概述与功能定位
6.1.2 服务网建设现状
6.1.3 服务网未来发展与需求
6.2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TM)
6.2.1 空管系统基本构成
6.2.2 空管系统发展模式
6.2.3 空管系统技术路径
6.2.4 空管系统重点企业
6.2.5 空管系统空间预测
6.3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
6.3.1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基本概述
6.3.2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组成要素
6.3.3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功能需求
6.3.4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技术架构
6.3.5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建设前景
第七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区域布局状况
7.1 深圳市
7.1.1 深圳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7.1.2 深圳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特点
7.1.3 深圳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布局
7.1.4 深圳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建议
7.2 北京市
7.2.1 北京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
7.2.2 北京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难题
7.2.3 北京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举措
7.2.4 北京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7.3 上海市
7.3.1 上海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
7.3.2 上海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7.3.3 上海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7.3.4 上海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7.4 成都市
7.4.1 成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特点
7.4.2 成都金堂县低空物流体系构建思路
7.4.3 成都低空基础设施及服务保障体系
7.4.4 成都低空经济产业重大签约项目
7.4.5 成都低空经济机场设施建设规划
7.5 杭州市
7.5.1 杭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
7.5.2 杭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7.5.3 杭州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发展进展
7.5.4 杭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7.6 苏州市
7.6.1 苏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
7.6.2 苏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7.6.3 苏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布局
7.6.4 苏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第八章 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模式分析
8.1 政府投资
8.1.1 主要特点
8.1.2 适用范围
8.1.3 实施效果
8.2 企业投资
8.2.1 主要特点
8.2.2 适用范围
8.2.3 实施效果
8.3 PPP模式
8.3.1 主要特点
8.3.2 适用范围
8.3.3 实施效果
8.4 混合型投资模式
8.5 典型投资案例分析
第九章 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模式影响因素
9.1 政策法规因素
9.2 市场需求因素
9.3 技术创新因素
9.4 风险管理策略
第十章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发展空间潜力
10.1 市场规模预测与增长潜力
10.1.1 全球市场规模展望
10.1.2 中国市场规模预测
10.2 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趋势
10.2.1 无人机技术的持续创新
10.2.2 新能源与绿色低空经济的融合
10.3 产业链协同发展与整合机遇
10.3.1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10.3.2 产业链整合与优化
10.4 低空经济前景规划与基础设施需求
10.4.1 发展前景规划
10.4.2 基础设施需求
第十一章 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论与建议
11.1 研究发现与结论
11.2 投资思路建议
11.3 政策方面建议
11.4 企业方面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 2021-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及增长率
图表2 低空经济主体结构和功能图
图表3 低空经济创新模式图
图表4 低空基础设施框架
图表5 基础设施建设是飞行器能够顺利升空并实现运营的核心前提
图表6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涵盖范围
图表7 2023-2024年各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低空基建的表述
图表8 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名单
图表9 民用交通管理内容与机构设置
图表10 低空空域管理的责权统一问题
图表11 我国民航空管及低空飞行服务体系发展情况
图表12 部分企业中标地方政府低空经济项目情况
图表13 2023-2024年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
图表14 各地低空产业基金情况
图表15 低空基建的整体构架示意图
图表16 低空基建要确保低空飞行器“看得见、呼得着、管得住”
图表17 空域和飞行管理范式进化表
图表18 低空基建是数字化低空经济的重要支撑
图表19 数字化低空基建的硬件部分
图表20 信息处理系统、外围设备及物理基础设施的差异
图表21 2035年的低空基建规划
图表22 低空经济各板块的发展节奏示意图,基建先行确定性强
图表23 截止2023年底全国民航工程设计企业资质情况
图表24 各设计咨询公司低空经济布局
图表25 各地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招标情况
图表26 通用机场根据其是否对公众开放分类
图表27 通用机场按照飞行场地的物理特性分类
图表28 2020-2024年通用机场数量年度变化柱状图
图表29 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新增情况统计表(一)
图表30 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新增情况统计表(二)
图表31 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注销情况统计表
图表32 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数量地区占比
图表33 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数量按地区统计
图表34 2022-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数量按地区统计
图表35 2024年全国在册通用机场省市统计表
图表36 2024年全国在册通用机场省市分布情况统计图
图表37 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按机场类型统计
图表38 2024年全国在册通用机场分类统计图
图表39 2024年通用机场数量按类别统计
图表40 2024年全国在册通用机场
图表41 2024年新增通用机场数量按地区统计
图表42 2024年新增通用机场数量按地区统计
图表43 2024年新增通用机场数量按省份统计
图表44 2024年新增通用机场数量按省份统计
图表45 垂直起降点俯视图
图表46 eVTOL起降场专业分类
图表47 已发布低空3年规划省市的起降点建设规划
图表48 无人机由远及近的基本降落流程图
图表49 卫星导航原理示意图
图表50 卫星导航粗定位流程图
图表51 机器狗识别框架
图表52 Precision、Recall和mAP的训练结果
图表53 典型ArUco码
图表54 组合二维码及排列式二维码
图表55 低空导航技术
图表56 北斗在授时、通信、监视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表57 低空通信三大关键技术
图表58 5G-A主要网络性能参数与5G对比
图表59 运营商部分5G-A布局
图表60 天地一体化网络应用示意图
图表61 监视技术定义及对比
图表62 相关公司低空气象雷达布局
图表63 低空气象监测关键技术
图表64 各地气象部门低空布局
图表65 CIM与数字孪生城市模型
图表66 城市信息模型CIM网
图表67 空管系统构成及功能架构
图表68 空管系统模式分类及分析示意图
图表69 城市空中交通兼具地面交通和民航运输的特点
图表70 通感一体化混合信道架构
图表71 未来应用北斗+低轨通导一体化的无人机物流运行场景
图表72 ADS-B工作原理及组成
图表73 eVTOL主要技术路线及对比
图表74 eVTOL四大技术难点
图表75 eVTOL四大发展瓶颈
图表76 低空飞行服务各类系统运行示意图
图表77 民航局新规对于低空空域的管制逐步放开
图表78 截至2030年低空经济空管系统市场预计406亿元
图表79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系统架构和功能定位示意
图表80 深圳市低空经济主要引领企业
图表81 上海规划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图表82 上海金山-嵊泗无人机航线开辟
图表83 成都拟建设低空飞行服务枢纽城市
图表84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
图表85 2027-2030年低空基建市场规模测算
图表86 中国无人机行业技术创新趋势
图表87 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各应用场景发展趋势
图表88 飞行服务保障总体架构示意图
1.1 低空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2 低空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1.3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综述
1.3.1 国际发展现状
1.3.2 国内市场规模
1.3.3 运行模式分析
1.3.4 重点区域发展
1.3.5 细分产业发展
1.4 低空经济产业面临的挑战
1.4.1 低空经济政策需完善
1.4.2 技术创新支持不足
1.4.3 基础设施不全不牢
1.4.4 产业领域需不断拓展
第二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2.1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定义与范围
2.2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特点与需求
2.3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2.3.1 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2.3.2 对社会服务的促进作用
2.3.3 对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
2.4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
2.5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分析
2.6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招标情况
第三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设配套物理设施网建设分析
3.1 设施网建设状况综合分析
3.1.1 设施网概述与功能定位
3.1.2 低空设施网建设现状
3.1.3 低空设施网未来发展与需求
3.2 通用机场
3.2.1 通用机场定义与分类
3.2.2 通用机场相关政策
3.2.3 在册通用机场数量
3.2.4 通用机场区域分布
3.2.5 通用机场分类分级
3.2.6 通用机场建设方向
3.3 起降点
3.3.1 起降点的定义与分类
3.3.2 起降点的选址与规划
3.3.3 起降点的运营管理
3.3.4 eVTOL起降平台分析
3.3.5 无人机起降平台研制
3.4 直升机停机坪
3.4.1 直升机停机坪的类型与特点
3.4.2 直升机停机坪的规划与设计
3.4.3 直升机停机坪的建设技术
3.4.4 直升机停机坪的运营管理
3.4.5 低空经济发展对停机坪建设的需求
第四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感知及通信网络建设状况分析
4.1 空联网建设状况综合分析
4.1.1 空联网概述与技术架构
4.1.2 空联网建设现状
4.1.3 空联网未来发展与需求
4.2 导航技术
4.2.1 主要导航设施
4.2.2 技术类别分析
4.2.3 关键技术发展
4.2.4 相关企业布局
4.3 通信技术
4.3.1 主要通信设施
4.3.2 技术类别分析
4.3.3 关键技术发展
4.3.4 相关企业布局
4.4 监视技术
4.4.1 主要监视设施
4.4.2 技术类别分析
4.4.3 关键技术发展
4.4.4 相关企业布局
4.5 气象数据
4.5.1 地面气象站分析
4.5.2 气象雷达分析
4.5.3 气象监测需求分析
4.5.4 气象数据采集与处理
4.5.5 气象风险评估与预警
第五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共享数字空域建设状况
5.1 航路网建设状况综合分析
5.1.1 航路网概述与规划原则
5.1.2 航路网建设现状
5.1.3 航路网未来发展与需求
5.2 空域航路
5.2.1 空域航路基本概念
5.2.2 空域航路需求分析
5.2.3 空域航路规划原则
5.2.4 空域航路管理策略
5.3 3D数字地图
5.3.1 3D数字地图技术基础
5.3.2 3D数字地图模型构建
5.3.3 3D数字地图功能设计
5.3.4 3D数字地图应用场景
5.4 城市信息模型(CIM)
5.4.1 城市CIM组成要素
5.4.2 城市CIM应用场景
5.4.3 城市CIM关键技术
5.4.4 城市CIM建设方案
第六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数字化管服系统建设状况
6.1 服务网建设状况综合分析
6.1.1 服务网概述与功能定位
6.1.2 服务网建设现状
6.1.3 服务网未来发展与需求
6.2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TM)
6.2.1 空管系统基本构成
6.2.2 空管系统发展模式
6.2.3 空管系统技术路径
6.2.4 空管系统重点企业
6.2.5 空管系统空间预测
6.3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
6.3.1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基本概述
6.3.2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组成要素
6.3.3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功能需求
6.3.4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技术架构
6.3.5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建设前景
第七章 2023-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区域布局状况
7.1 深圳市
7.1.1 深圳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7.1.2 深圳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特点
7.1.3 深圳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布局
7.1.4 深圳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建议
7.2 北京市
7.2.1 北京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
7.2.2 北京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难题
7.2.3 北京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举措
7.2.4 北京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7.3 上海市
7.3.1 上海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
7.3.2 上海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7.3.3 上海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7.3.4 上海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7.4 成都市
7.4.1 成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特点
7.4.2 成都金堂县低空物流体系构建思路
7.4.3 成都低空基础设施及服务保障体系
7.4.4 成都低空经济产业重大签约项目
7.4.5 成都低空经济机场设施建设规划
7.5 杭州市
7.5.1 杭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
7.5.2 杭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7.5.3 杭州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发展进展
7.5.4 杭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7.6 苏州市
7.6.1 苏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
7.6.2 苏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7.6.3 苏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布局
7.6.4 苏州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第八章 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模式分析
8.1 政府投资
8.1.1 主要特点
8.1.2 适用范围
8.1.3 实施效果
8.2 企业投资
8.2.1 主要特点
8.2.2 适用范围
8.2.3 实施效果
8.3 PPP模式
8.3.1 主要特点
8.3.2 适用范围
8.3.3 实施效果
8.4 混合型投资模式
8.5 典型投资案例分析
第九章 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模式影响因素
9.1 政策法规因素
9.2 市场需求因素
9.3 技术创新因素
9.4 风险管理策略
第十章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发展空间潜力
10.1 市场规模预测与增长潜力
10.1.1 全球市场规模展望
10.1.2 中国市场规模预测
10.2 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趋势
10.2.1 无人机技术的持续创新
10.2.2 新能源与绿色低空经济的融合
10.3 产业链协同发展与整合机遇
10.3.1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10.3.2 产业链整合与优化
10.4 低空经济前景规划与基础设施需求
10.4.1 发展前景规划
10.4.2 基础设施需求
第十一章 中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论与建议
11.1 研究发现与结论
11.2 投资思路建议
11.3 政策方面建议
11.4 企业方面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 2021-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及增长率
图表2 低空经济主体结构和功能图
图表3 低空经济创新模式图
图表4 低空基础设施框架
图表5 基础设施建设是飞行器能够顺利升空并实现运营的核心前提
图表6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涵盖范围
图表7 2023-2024年各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低空基建的表述
图表8 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名单
图表9 民用交通管理内容与机构设置
图表10 低空空域管理的责权统一问题
图表11 我国民航空管及低空飞行服务体系发展情况
图表12 部分企业中标地方政府低空经济项目情况
图表13 2023-2024年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
图表14 各地低空产业基金情况
图表15 低空基建的整体构架示意图
图表16 低空基建要确保低空飞行器“看得见、呼得着、管得住”
图表17 空域和飞行管理范式进化表
图表18 低空基建是数字化低空经济的重要支撑
图表19 数字化低空基建的硬件部分
图表20 信息处理系统、外围设备及物理基础设施的差异
图表21 2035年的低空基建规划
图表22 低空经济各板块的发展节奏示意图,基建先行确定性强
图表23 截止2023年底全国民航工程设计企业资质情况
图表24 各设计咨询公司低空经济布局
图表25 各地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招标情况
图表26 通用机场根据其是否对公众开放分类
图表27 通用机场按照飞行场地的物理特性分类
图表28 2020-2024年通用机场数量年度变化柱状图
图表29 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新增情况统计表(一)
图表30 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新增情况统计表(二)
图表31 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注销情况统计表
图表32 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数量地区占比
图表33 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数量按地区统计
图表34 2022-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数量按地区统计
图表35 2024年全国在册通用机场省市统计表
图表36 2024年全国在册通用机场省市分布情况统计图
图表37 2024年全国通用机场按机场类型统计
图表38 2024年全国在册通用机场分类统计图
图表39 2024年通用机场数量按类别统计
图表40 2024年全国在册通用机场
图表41 2024年新增通用机场数量按地区统计
图表42 2024年新增通用机场数量按地区统计
图表43 2024年新增通用机场数量按省份统计
图表44 2024年新增通用机场数量按省份统计
图表45 垂直起降点俯视图
图表46 eVTOL起降场专业分类
图表47 已发布低空3年规划省市的起降点建设规划
图表48 无人机由远及近的基本降落流程图
图表49 卫星导航原理示意图
图表50 卫星导航粗定位流程图
图表51 机器狗识别框架
图表52 Precision、Recall和mAP的训练结果
图表53 典型ArUco码
图表54 组合二维码及排列式二维码
图表55 低空导航技术
图表56 北斗在授时、通信、监视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表57 低空通信三大关键技术
图表58 5G-A主要网络性能参数与5G对比
图表59 运营商部分5G-A布局
图表60 天地一体化网络应用示意图
图表61 监视技术定义及对比
图表62 相关公司低空气象雷达布局
图表63 低空气象监测关键技术
图表64 各地气象部门低空布局
图表65 CIM与数字孪生城市模型
图表66 城市信息模型CIM网
图表67 空管系统构成及功能架构
图表68 空管系统模式分类及分析示意图
图表69 城市空中交通兼具地面交通和民航运输的特点
图表70 通感一体化混合信道架构
图表71 未来应用北斗+低轨通导一体化的无人机物流运行场景
图表72 ADS-B工作原理及组成
图表73 eVTOL主要技术路线及对比
图表74 eVTOL四大技术难点
图表75 eVTOL四大发展瓶颈
图表76 低空飞行服务各类系统运行示意图
图表77 民航局新规对于低空空域的管制逐步放开
图表78 截至2030年低空经济空管系统市场预计406亿元
图表79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系统架构和功能定位示意
图表80 深圳市低空经济主要引领企业
图表81 上海规划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图表82 上海金山-嵊泗无人机航线开辟
图表83 成都拟建设低空飞行服务枢纽城市
图表84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
图表85 2027-2030年低空基建市场规模测算
图表86 中国无人机行业技术创新趋势
图表87 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各应用场景发展趋势
图表88 飞行服务保障总体架构示意图
下载地址
客户服务:
- 1.选择报告
- ①按行业浏览
- ②按名称或内容关键字查询
- 2.确定购买意向,填写提交企业信息反馈表,签订购销合同;
- 3.通过银行转帐、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项;
- 4.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者转帐底单后,3日内快递报告和发票。
我们具有多年的服务经验,汇集了全国各大市场研究报告公司的专家顾问群体,并得到相关权威机构的支持。
① 让您买得放心
慧研纵横研究报告网从业多年,经验丰富,信誉良好,报告资料采购流程安全快捷;;
② 售前售后服务
通过我们良好的资源为客户提供最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
③ 节省时间费用
我们多份市场研究报告,内容函盖面广,您可以在我们网站一站式采购不同研究报告公司的报告产品,同时,您在我们网站购买多份报告能获得我们所提供的优惠服务;
④ 报告更新及时
我们拥有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密切关注市场最新动向,网站信息实时更新,汇集各行业最新研究成果。
⑤ 报告分类更细化
随着客户的需求,我们将报告分类更细分化。